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猪网 > 养猪新闻 > 猪肉“垄断”配送能否圆了中国放心肉的梦?

猪肉“垄断”配送能否圆了中国放心肉的梦?

发布时间:2013-09-25  来源:新农网
摘要:近年来,毒腊肉、美工肉、无证猪肉等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在考验着旧有的猪肉产销模式:分散养殖集中屠宰分散运输分散销售。我们知道,生猪养殖、调运、屠宰以及销售市场都已经纳入了政府的严格监管,当前唯一欠缺的就是运输环节,往往成为食品安全问题互相推诿的借口。 推

  近年来,毒腊肉、美工肉、无证猪肉等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在考验着旧有的猪肉产销模式:分散养殖——集中屠宰——分散运输——分散销售。我们知道,生猪养殖、调运、屠宰以及销售市场都已经纳入了政府的严格监管,当前唯一欠缺的就是运输环节,往往成为食品安全问题互相推诿的借口。

  推行肉品统一配送,是政府封堵运输环节这一食品监管漏洞最直截了当的手段。由肉联厂统一购置防尘或吊挂的肉品专用车辆,统一配送肉档档主订宰的猪肉。政府监管部门可以在运输车量上安装监控设备,对运输过程实时监控,杜绝配送环节的监管漏洞,实现从生产、屠宰、运输到销售的“全链条闭环式监管”。

  但这一政策的实施似乎也倍受市场的考验:

  9月3日,佛山顺德均安镇大部分猪肉档休市抗议,还引发档主与执法人员冲突,造成一人受伤。事件由头在于均安镇实施全镇农贸市场肉类统一配送,配送政策指定的批发商“趁火打劫”,抬高猪肉批发价,压榨猪肉零售利润,引起肉贩的强烈不满。

  无独有偶。9月14日,海南三亚鸿港市场和汽车站市场的肉贩不满生猪屠宰费用提高以及屠宰厂“统一屠宰、配送”,两个市场130多肉贩集体罢市。

  无风不起浪,民怨恰好验证了“统一配送”这一政策的确存在瑕疵。但是不是说,统一配送就是一个毫无必要的产物?

  从长远来看,统一配送政策的实施是必要的。从三聚氰胺到病死猪肉,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显,问题已升级为危机。而猪肉是中国大众的日常必需消费品,其本身的价值已不再是一斤10元还是20元的市场问题,而已经上升到民生及社会稳定的政治高度。猪肉安全问题亟需得到彻底解决,而“统一”是实现猪肉安全标准建立的有效保障。

  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实施过程却不尽如人意,这是为何?以下三点问题的解决或许可以让“统一配送”得到改观。

  统一配送产生的成本该由谁来承担?

  统一配送是否会抬高猪肉价格,是全民所关心的问题。猪肉价格上升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价格上涨,消费者购买能力减弱,购买量减少;市场需求缩减,肉贩销售减少,盈利空间受限;日耗生猪减少,则屠宰量需要缩减以免造成更大的产供销不平衡。但事实证明,在统一配送实施过程中,猪肉市场价格并没有出现较大的浮动,还是维持在正常水平。“别人肉价都低,你的肉能涨价吗?”佛山南海区副区长李晓佳的一句话正道出了市场自然调控机制的规律。

  猪肉价格不可能涨,那么成本到底谁在承担?

  20-25万一台的运输车是由屠宰场自行按监管部门要求配置的,这对于中小型屠宰场而言,不管是购买运输车还是后续的车辆维护是一笔不小的投资。单单由屠宰场来承担政策成本似乎也是不太现实。

  从海南三亚事件的调查来看,在未实施统一配送之前,生猪屠宰费用为42元,而实施统一屠宰后,肉联厂将价格提升至70元。这无疑将成本下压给零售环节,肉贩的利益被“侵占”了,也难免会出现罢市抗议的“暴力”事件。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

推广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