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猪网 > 养猪新闻 > 生猪龙头企业未来产能复合增速有望达到三成

生猪龙头企业未来产能复合增速有望达到三成

发布时间:2013-09-25  来源:新农网
摘要:受成本增加、环保约束、疫病影响,未来生猪供给将受到约束,而猪肉消费则呈刚性,猪价重心中长期将呈趋势性上移,生猪养殖毛利率正走出长期曲线的谷底,掉头向上运行,未来3年-5年,我国生猪龙头企业产能的复合增速有望达到30%。 一、生猪养殖受制三重门 毛利率迎来向

  受成本增加、环保约束、疫病影响,未来生猪供给将受到约束,而猪肉消费则呈刚性,猪价重心中长期将呈趋势性上移,生猪养殖毛利率正走出长期曲线的谷底,掉头向上运行,未来3年-5年,我国生猪龙头企业产能的复合增速有望达到30%。

  一、生猪养殖受制“三重门” 毛利率迎来向上拐点

  猪粮安天下,但长期以来,中国的生猪养殖和宏观经济都深陷“猪周期”,“一头猪拱伤宏观经济”可谓一语中的。探寻生猪供需的深层次因素,把握猪肉价格的涨跌趋势,无论对于生猪养殖业还是整体宏观经济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受成本增加、环保约束、疫病频发“三重门”影响,未来生猪供给将受到约束,而猪肉消费则呈刚性,猪价重心中长期将呈趋势性上移,生猪养殖毛利率正走出长期曲线的谷底,掉头向上运行,未来3年~5年,我国生猪龙头企业产能的复合增速有望达到30%。

  1、养猪业进入高成本时代

  从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获得的一份猪业分析报告明确表示,中国养猪业的高成本时代已经来临。饲料紧缺和人力成本上升,导致综合生产成本高企,这正成为生猪养殖面临的一块坚冰。“在生猪生产方面,对成本影响比较大的两个突出问题是‘无料养’和‘无人养’。”未来我国畜牧业的总体形势是产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尽管未来需求继续刚性增长,但生产受到诸多棘手因素的困扰。

  所谓“无料养”,即饲料资源特别是粮食安全将长期困扰包括生猪在内的畜牧业的发展。2010年,中国进口大豆达到5400万吨,玉米150万吨,豆粕、鱼粉等主要蛋白饲料资源进口依存度超过70%;饲用玉米供应已从供求平衡转向供应偏紧 ,并在2010年开始表现为净进口。到2020年和2030年,我国饲料粮占粮食的比重将分别达到45%和50%,饲料粮问题将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问题。

  而“无人养”即农村劳动力短缺对畜牧业的影响已经显现。据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总数1.55亿人,其中男性占64.6%、平均年龄34.7岁,女性平均年龄32.1岁;留乡务农劳动力平均年龄超过45岁。因此,农村劳动力经常面临从事畜牧业还是外出打工的选择。而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并且劳动强度很高,机器一般不能代替养猪业中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在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很多农村劳动力坚决选择进城,这导致散养户大量退出。由此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对养猪业将产生很大影响。

  环保约束“不让养”。据介绍,目前国际上已开始对大规模养猪进行限制,我国台湾地区对于环境污染、集约化养猪采取了新的税制,欧盟也采取了养殖规模与农田种植规模相结合的管理办法。德国和法国原来是养猪大国,后来因为环保原因而退出养猪大国之列,让位于荷兰,但现在荷兰的相关环保措施也日益严格,欧洲的养猪业正向东欧国家转移。据悉,在一些养殖集中地区,尤其是大城市郊区,脱离周边环境承载能力盲目发展大规模养殖场也在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国家环保部门在2001年先后出台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等政策。据透露,未来环保部可能会将养殖企业污染作为地方官员的考核指标;而由于养殖业免税,养猪业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正在成为一项“厌恶性产业”。

  二、投资策略

  母猪补栏主要由规模企业进行。规模企业由于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以及更为长久的发展规划,补栏积极性相对较强。猪价、疫情推升仔猪价格。猪价持续上涨,导致对仔猪的需求较为旺盛,此外年初腹泻导致仔猪死亡率明显上升,减少供给。需求旺盛、供给缩减共同推升仔猪价格快速上涨。

  政策调控影响开始显现。部分省份已经陆续抛储以平抑猪价,政策补贴也随后跟上,猪价应声回落,近期猪价逐步企稳。预期,政策调控措施的影响将逐步体现,对猪价进一步上升产生较大压力。饲料行业有望后续受益。生猪存栏量稳步回升,能繁母猪补栏量将在规模企业扩张的带动以及政策刺激之下有进一步的增加,对上游饲料行业的需求将逐步得到体现。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

推广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