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营养调配与种猪生产性能

发布时间:2011-07-03  来源:中国猪网
摘要:营养调配与种猪生产性能
在种猪的生产性能中,繁殖是种猪种族繁衍的重要机能,而营养是影响种猪体细胞、性器官、内分泌机能和胎儿发育等繁殖机能的重要因素。营养因素对种猪的初情期年龄、性发育速度和性欲等有较大的影响。种猪摄入营养不足,会使初情期推迟,降低性激素的分泌,导致性机能减弱,影响精子的形成和卵子的成熟;营养严重不足时,母猪会停止排卵、公猪则会丧失性欲。妊娠母猪营养不足,不仅影响胎儿发育,甚至导致胚胎早期死亡、胚胎的吸收、流产或分娩出弱小仔猪。本文就营养因素对种猪的繁殖机能的具体影响及关系作一详细阐述。

1采食量对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适当提高能量采食量有助于青年母猪早日达到初情期,而且可以增加青年母猪的排卵数。Friend(1981)报道,自由采食的母猪较限食的初情期早11d。自由采食能使青年母猪排卵数增加,但也会使青年母猪发情不明显,因此在接近初情期第1次发情时可以减少日喂量。从170日龄起让青年母猪自由采食可较长期起到催情作用。青年母猪的超短期催情,是最佳的催情方法。但是妊娠早期过高的饲养水平会导致胚胎死亡率升高,其中配种后l~3d内胚胎死亡率最高。
妊娠中期的采食量应稍有增加,采食量加倍对胎儿数量、胎盘重量、胎儿重量及饲料利用率无任何影响。妊娠后期增加饲喂水平对促进仔猪初生重和成活率有一定的效果(Cromwell等,1989),但过度采食会引起泌乳期采食量下降、体重损失增大、泌乳减少,从而导致生产能力下降。

2能量

能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其繁殖能力和哺乳期的泌乳量,能量过多除满足营养需要外会使多余的能量转变成脂肪造成代谢损失和过度肥胖,直接影响发情、排卵和妊娠、能量过低或不足会造成母猪消瘦,影响其繁殖能力。黄志秋等(2002)试验表明,适度的低能、低蛋白营养水平已能满足乌金猪繁殖母猪整个生长周期的生理和生产需求;过高的能量和蛋白质营养水平不能为母体有效的吸收利用,并且也不能达到提高母猪繁殖生产性能的目的,相反这些剩余的能量和蛋白质增加了饲养成本。Anderson等(1972)试验表明,能量水平在限制饲养基础上提高代谢能25.1~33.4MJ,可使母猪多排卵2.15枚,提高代谢能7.1~23.4MJ,可多排卵1.5枚。

能量水平影响种公猪初情期年龄,降低能量饲养水平时,推迟初情期年龄。初情期以前,过高的饲养水平,会使种公猪过肥,能降低种公猪的终生生殖力,性欲和性功能降低,且以后精液的生产量减少,品质差。但过低的饲养水平,会使种公猪体况变差,配种能力下降。

3蛋白质和氨基酸

妊娠母猪日粮中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过高或过低对繁殖性能影响方面的研究报道很多。由于妊娠期蛋白质轻微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可在哺乳期喂以超过推荐量的蛋白质水平加以补偿,因此在日常生产管理中很少发生因蛋白质不足而降低母猪生产成绩的现象。对于良种猪而言,妊娠日粮中的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分别为14.0%和0.60%左右时,便可维持良好的繁殖性能。

哺乳母猪日粮中的蛋白质和Lys是影响繁殖性能的关键因素。很多研究表明,哺乳期低日粮蛋白质(511g/d)会使母猪断奶到再次发情的时间延长,初产母猪更是如此。King(1987)提出,哺乳期蛋白质供应应不低于700g/d,否则由于摄入不足会导致母猪体蛋白动员过大,从而对哺乳母猪繁殖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使从断奶到再次发情的时间延长甚至不发情;随着日粮蛋白质或Lys水平的提高,仔猪窝重也提高。Johnston等(1995)研究了不同蛋白质浓度和Lys水平对哺乳母猪繁性能的影响(蛋白质水平分别为13.6%、15.5%、17.5%和19.2%,Lys为0.62%~1.05%)。结果表明,蛋白质水平对母猪背膘厚、采食量及断奶后发情的时间间隔没有影响,但蛋白质水平为17.5%(107g/d或55g/dLys)可使仔猪生长速度达到最大。

Pettigrew(1992)根据己发表的研究推算出每窝仔猪每天生长1kg需要26gLys。而且,哺乳母猪最小体重和眼肌损失的Lys需要量比仔猪最大生长的Lys需要量要高(8~10g/d)。

4.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在饲料中的含量很少,每公斤物质中有含有十分之一,甚至有万分之一,但在机体内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1硒

硒在动物体中发挥重要的抗氧化作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繁殖母猪缺硒会出现繁殖障碍、泌乳量下降,免疫反应变差;公猪缺硒会使附睾小管上皮变性,坏死,因而精子不能在附睾发育成熟。因为VE与硒具有协同作用,所以种公猪使用适量的VE亚硒酸钠添加剂可满足种公猪的需要。

4.2锌

锌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和激活剂,在DNA合成、核酸和蛋白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缺锌会使初产母猪产子少而小,仔猪体内锌含量下降,但性行为和胎儿发育的异常现象不明显;种公猪性欲减退、睾丸发育受阻、精子质量下降、皮肤增厚、皮屑多,严重的在四肢内外侧、阴囊及腹部、眼眶等出现丘疹、结痂、龟裂。在饲料中添加硫酸锌或氧化锌等可在短期内改善缺锌状况。

4.3锰

母猪缺锰会导致母猪发情异常或消失,胎儿被吸收,初生仔猪弱小,泌乳量下降;种公猪缺锰时性欲缺失,曲精细管变性,精子缺乏,精囊中堆积许多变性的精细胞,导致繁殖性能下降。

4.4碘

种猪长期缺乏碘,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基础代谢下降,生长缓慢,生殖器官发育受阻,妊娠母猪导致胎儿死亡或被吸收,有的产无毛猪;公猪缺碘精液质量下降,性欲丧失。

5.维生素

5.1生物素

生物素是机体代谢中羧化和脱羧反应酶系的辅助因子,在碳水化合物的代谢、氨基酸的脱氨基、嘌呤合成及核酸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生物素对猪的皮肤、毛发、蹄趾及生殖和神经系统的发生和维持起重要作用。种公猪缺乏生物素会导致繁殖力下降,皮肤脱毛,发生干性龟裂,蹄壳开裂出血,有的四蹄都发生开裂,寸步难行,不能爬跨采精,性欲丧失。在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生物素,可以很快改善症状,种猪的功能及精液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在母猪日粮中添加0.3~0.5mg/kg生物素,断奶仔猪数明显增加,断奶至发情的时间间隔缩短,且能改善体况,减少蹄病。

5.2维生素C

维生素C有助于缓解应激对公猪精液质量的不良影响。Lin等(1985)报道,在春、夏、秋季每头公猪每天添加30mg维生素C,结果公猪每次射精的精子数较多,而异常精子数较少。Ivos等(1971)研究表明,公猪适宜的维生素C补充量为1~2g/(头?d)。

5.3维生素E

在母猪日粮中补充VE可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提高产仔数,并可降低仔猪断奶前的死亡率。在整个妊娠和哺乳期间给母猪饲料中添加44~66mg/kg的维生素E,可显著增加窝产仔数,降低乳腺炎一子宫炎(无乳症,MMA)的发生率,同时可防止仔猪因无法从母奶中获得足量的维生素而发生维生素缺乏症(Wuryastuti等,1993)。

5.4维生素A

母猪缺乏维生素A时,受胎率下降,表现发情不正常、难产、流产及胎衣不下。青年母猪发情延迟、影响卵巢发育,胚胎死亡率高。给母猪添饲或注射维生素A或β-胡萝卜素均能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而且在给母猪补给维生素A的同时注射β胡萝卜素,比只补加维生素A更能提高繁殖性能。

总之,在种猪的饲养管理过程中,要尤其注意其营养的供给,保证种猪获得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使其发挥最大的繁殖性能,提高种猪的繁殖成绩。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