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夏秋季节如何预防猪病

发布时间:2011-07-23  来源:摇钱树农业网
摘要:夏秋季节如何预防猪病
从去年冬季以来,由于气候变化以及猪肉价格上扬,使许多没有养猪经验的投资者蜂拥加入养猪行列,养猪业表面上一派繁荣景象,但究其实质,没有创造出适于猪生存的空间,细菌、病毒乘机作乱,造成冬春传染病广为流行,给投资者造成了一定的损失!遭受打击之后逐渐清醒的养殖户,多数认为应振作起来,总结经验教训,排除不利因素,养殖业真正的昌盛时期即将到来!
  
  去冬今春猪病流行情况
  
  去年冬季,天气严寒,到今年春季又形成倒春寒,寒流不断侵袭,大雾、风沙频频光顾,多数匆忙修建的新猪舍,不能抵挡寒气,有些简易猪舍四面通风或是仅有露天猪圈,根本不适于种猪或仔猪生存。有些猪舍卫生条件很差,舍内仔猪拥挤、氨味刺鼻。有些猪场不进行常规消毒,缺乏有序地免疫程序。有些猪场从疫区引进仔猪,长途运输使仔猪抵抗力下降。综上所述,疾病流行就不可避免!
  
  去冬今春,陕西乃至全国,猪病流行有如下特点:一是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及死亡成为规模化养猪场的首要问题。呼吸道疾病泛指具有咳嗽、气喘、末梢呈蓝紫色等症状的一系列疾病,包括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又称蓝耳病)、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又称圆环病)、猪流感、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瘟、支原体肺炎等。这些疾病死后剖检的共同特点是肺部有炎性病灶。多发生于仔猪,可单独发生或混合感染。二是在一群病猪中,常有几种疾病混合感染,如上述蓝耳病与圆环病混合感染,猪瘟与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链球菌病与仔猪水肿病混合感染等。三是仔猪发病率与死亡率呈增高趋势。多发生在新建的规模化养猪场以及从外地长途贩运来的仔猪群。笔者见到武功县某猪场从四川引入的仔猪,由于运输中受寒感冒,运回后一周左右发生死亡,经剖检确诊为猪瘟,引进160头仔猪几乎全军覆没。
  
  怎样防止猪病再次重演
  
  要想控制传染病在今冬明春少发或不发,我认为应做好下列几点工作:一是要给仔猪的生存创造一个良好环境,关键是防止感冒。二是要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应采取严格的全进全出制度,提倡自繁自养,尽量不从外地引入猪源。三是加强卫生与消毒工作,制订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疫(菌)苗的免疫接种。四是建立完善合理的药物预防方案,如杨凌格润尔光明种猪场每年冬季向饲料中拌入土霉素与喹诺酮类药物(每次拌5天饲料,间隔15天再进行一次),就能控制链球菌病与水肿病的发生。
  
  夏秋季节猪易患哪些疾病
  
  “小猪怕冷,大猪怕热”,这是养猪户都明白的谚语,因为夏秋炎热季节,应重视种猪及育肥猪的饲养管理。一是要重视繁殖障碍疾病的发生:国内研究发现月平均气温超过27℃或出现超过35℃的天气,母猪受胎率和高产活仔猪数显著下降,7―9月份的情期受胎率为全年最低。历年母猪流产、死胎多发生在7―8月份。国外的研究人员提出“夏季不育”的慨念,认为以减少猪群中季节性繁殖基因的频率为主要目标的育种方案,对克服夏季不育有积极意义。二是要重视传染源与夏秋季有关的疾病,如附红细胞体病夏秋发病较多,冬春较少。本病近年来广为流行,症状与猪瘟相似。但以急性黄疸和贫血为特征,节肢动物是该病的传播者。此外,钩端螺旋体在25℃水池、河流中易生长繁殖感染猪体,也是夏秋季的常见病。三是要重视中暑、热应激等病的发生。猪舍中猪的拥挤、闷热、通风不良等也易招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如夏季猪肺疫的发生就多见。
  
  夏秋季的保护措施

  对母猪,应注意防暑降温,对养母猪头数较少的养猪户,可避开最热月份配种。对规模化种猪场除采取通风、冲凉之外,注射与繁殖有关的疾病的疫苗特别重要,如蓝耳病、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疫苗。二是要做好灭蚊防蝇以及灭鼠工作,猪场内不要养犬猫(易传播弓形虫病)。三是要创造适于猪只夏秋生活的适宜环境,注意遮阴、通风,防止过于拥挤,避免长途运输,减少热应激的发生。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