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畜牧途径控制生猪传染病

发布时间:2011-07-23  来源:摇钱树农业网
摘要:畜牧途径控制生猪传染病
如何控制猪的主要传染病是规模化养猪场的重要议题之一。兽医专家从兽医的角度应用消毒、药物、疫苗等方法去控制,但这种方法有时并不能有效地控制猪的主要传染病。

  猪的传染病中最难防治的是病毒性传染病。我们应根据病毒的规律去控制病毒传染病。病毒至少有三个规律:一是病毒离不开活体,离开活体很快就会死亡。一个猪场病毒性疾病主要是从场外引入带毒活猪带进来的。带毒活猪的流动是目前病毒性传染病不能彻底消灭的重要原因。二是一般的抗生素对病毒没有作用,只有疫苗才能控制病毒。但疫苗有专一性,即一种疫苗只能防制一种病毒的某种血清型或类型。疫苗还有滞后性,即必须在某种病毒感染家畜发生疾病,并确诊分离出新病毒类型之后,才能制成控制该类型病毒的疫苗。不可能预先制成一种尚未致病的新类型病毒疫苗。因此,疫苗并不是惟一的防治病毒性传染病的最好方法。三是病毒易发生变化,不断出现新的病毒类型。尤其在当前活畜禽流动频繁、饲养密度大的情况下,在一个活的畜禽群体中,各种病毒类型相互交错感染时,病毒更易发生变异,而病毒新类型的产生又使我们不可能很快制成疫苗。

  根据上述规律,我认为,切断传染途径是控制病毒传播的最好方法。

  在防治我国生猪主要传染病的策略上,控制活猪的流动应是所有策略中的首位。改革活猪的流通体制,改活猪流通为猪肉流通,提倡“集中屠宰,就近屠宰”,减少或禁止活猪(除种猪外)流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生猪的主要传染病。

  此外,仔猪采取超早期隔离断奶,及时离开哺乳母猪,可有效防止母仔之间的交叉感染,也就是“切断母仔之间传染途径”。现有的理论认为,母猪在妊娠期免疫后,产生的抗体可垂直传给胎儿,仔猪在胎儿期就有某种免疫力。母猪乳中的抗体在产后21日龄左右开始降低或消失。因此在仔猪21日龄前(最好在7~14日龄时)就断奶,移至条件较好的保育舍,采用两阶段保育法,即14~49日龄为“小保育”阶段,50~77日龄为“大保育”阶段。事实证明,用这种方法建立的健康猪群,可以有效防止猪主要的病毒性传染病,如果其他措施跟上,这个健康猪群可以保持3~5年或更久。如果大面积推广这一经验,可以在一个地区、一个省甚至更大范围内建立一个健康的区域。
打印 责任编辑:admin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