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中国在世界上率先育成超级杂交糯稻和杂交巨胚稻

发布时间:2008-12-12  来源:
摘要: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目前,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已成功地把中国70%以上的众多籼型杂交稻包括部分超级稻都改造成为杂交糯稻或超级杂交糯稻。中国杂交水稻界和原子能农业应用领域的专家鉴定认为:该项成果“居国内外同类领先水平”。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目前,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已成功地把中国70%以上的众多籼型杂交稻包括部分超级稻都改造成为杂交糯稻或超级杂交糯稻。中国杂交水稻界和原子能农业应用领域的专家鉴定认为:该项成果“居国内外同类领先水平”。

  “通俗一点讲,此项技术能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就是增加糯稻的产量,仅中国,现有糯稻种植面积如果有50%采用此项技术育成的新糯稻稻种,一年就可以增加糯谷10亿公斤以上。”12日下午,福建农林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所长杨仁崔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以此作为“开场白”。

  糯米是人们喜爱的传统食粮和一些民族的主食,也是酿造业和许多传统食品业的主要原料;糯稻农作还是许多国家,包括中华民族稻作文化和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酿造业、糕点以及食品保健等行业的发展,市场对糯米的需求量逐年上升,糯稻种植面积也因此不断扩大,仅中国,常年种植面积就达2000万亩以上。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糯米的需求量还将不断地提高。”杨仁崔说。

  “过去50年间,世界水稻培育技术先后发生了四次重大革命,从常规稻发展到了‘超级稻’,亩产达到了400-420公斤,而糯稻生产却一直停留在常规稻的应用阶段上,期间也曾育成过若干杂交稻,但产量、性状、品质、综合水平均较低,未能进入大面积的发展应用。”杨仁崔告诉记者。

  据介绍,早在1997年,福建农林大学遗传育种研究所就建立了“核辐射诱变、生物技术与常规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育种技术与体系”。8年来,应用此项技术,该研究所已育成一批同目前杂交稻同一、产量水平和遗传多样性的糯稻品种,且部分品种已进入生产示范及应用阶段。各地种植表明,每亩可增产100-200公斤,最高亩产量可达700公斤,因而受到了广大稻农的欢迎和国内种业界、米业界的高度关注。

  据悉,9月11日,福建省科技厅已专为此项成果组织了技术鉴定会。来自中国杂交水稻界和原子能农业应用领域的著名专家夏英武、颜龙安、周坤炉、令达模、谢华安等人参加了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研究卓有成效地促进了糯稻品种水平的提高与水稻育种技术水平,短期内把中国的糯稻品种(组合)水平,包括产量水平和品种遗传多样性提高到与现行杂交稻(非糯)的同一水平,使中国糯稻品种跃升到杂交糯稻和超级糯稻的发展阶段,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将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实惠。

  在9月11日举行的技术鉴定会上,专家们还同时对该研究所的另一项新的技术成果进行了鉴定。这项新的技术成果是:应用核辐射诱变技术创造和发现籼型巨胚种质材料,并继而育成巨胚杂交稻。

  “巨胚稻是因有巨大胚(比正常胚大1-2倍)而使米的营养价值大为提高的一种水稻,具有独特的、潜在的经济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是未来最具竞争力的营养型稻米之一。”杨仁崔介绍说。

  “专家们认为,此项成果同样居国内外研究领先水平,研究所以同样的技术在国内外率先育成巨胚杂交稻,开辟了籼型杂交稻育种新领域,通过应用开发,可望形成与发展出一个新的领域与产业。”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