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小麦根部病害的综合防控技术

发布时间:2010-02-22  来源:中国农牧网
摘要:小麦根部病害主要有根腐

        小麦根部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全蚀病、纹枯病。近几年来,一直危害较重,病田率几乎达100%,严重地块病株率达30%-50%。在韩店、孙镇等地,纹枯病病株率达50%-60%减产20%以上。农民普遍采用春季药剂喷雾防治,但效果不理想。几年来,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试验、调查、研究,针对小麦根部病害发生特点,协调应用栽培、施肥、田管等技术措施,提高小麦自身的抗病性,优化种子处理技术,有重点地抓好春季防治,能够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农业措施
        1.选用抗耐病品种:目前生产上还没有发现抗根病品种,但品种间抗性存在差异,据调查:昌乐5号、运辐早、豫麦14、百泉41、豫麦13、烟农15等6个属高抗品种;鲁麦1号、2号、15号、18号、山农18、掖选1号、太山1号、京花1号、郑州75、晋麦32、丰抗12、陕213等为中抗品种。因此,生产上因地制宜地选种抗耐病品种,对防病可起到良好的作用。

        2.轮作倒茬:根病是土传病害,由于长期施行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制,导致病菌在土壤中大量积累,实行轮作倒茬能有效减轻病害的发生。

         轮作方式应坚持1-2年换种一次非寄主作物。棉麦两熟轮作,小麦、玉米、花生两年三作制,小麦与蔬菜、绿肥等作物轮作均有良好的控制病害的效果。

          3.增施有机肥:化肥的长期过量施用,导致土壤板结、透气性差。增施有机肥,可为小麦提供较全面的营养,发挥小麦植株抗病性,改善土壤理化特性,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强微生物间的竞争性,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可亩用4500公斤以上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4.适期晚播:播种期的早晚显著影响病害的发生程度。据调查,播种越早,发病越重。播种越早,冬前有效积温愈高,植株群体加大,田间环境条件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和侵染,病菌侵染早,侵染期长,导致病情基数高。适期晚播,能减轻病害的发生。

           5.精量播种:播种量对根病发生有明显影响。播种量大,小麦群体密度过高,通风透光条件差,有利于病菌的繁殖生长,合理控制播种量,建立合理群体,壮个体,改善田间生态环境,能控制病害发生。提倡精量播种。

            6.合理施肥:保持N、P、K的适宜比例,对控制病害的发生尤为重要。N、P、K肥比例失调的田块,特别是施N过量和晚施N田块,麦株旺长,组织柔嫩,降低了植株的抗病性。土壤中缺P甚至过量施P能促进根系发育,适量施N有利于发挥P的作用。增施K肥不仅有增强抗病性,减轻病害发生的作用,而且土壤中缺K肥时,增施K肥还有提高N肥利用率的作用,明显促进生长和增产。增施Zn肥,能够调节土壤pH值,抑制病菌繁殖。

           7.田间杂草:田间杂草危害严重的地块,不仅田间通风透光差,湿度大,有利于病菌滋生与繁殖以及病害的发生与蔓延,而且杂草与作物争肥争空间,田间郁蔽,造成植株长势差,抗逆性降低。据调查在相同栽培条件下,杂草密度为2.7株/m2的田块,纹枯病的病情指数为9.92,病茎率为3.51%,而杂草密度为26.4株/m2的田块,病情指数达29.22,病茎率高达50.63%。不论用人工或化学除草,都可以明显地减轻根病的发生程度,而且冬前除草效果显著好于春季除草。

           8.田间排水:麦田排水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发病的轻重。排水不良、地势低洼的麦田,土壤湿度大,病菌生长量大,麦子长势差,抗病力弱,发病严重;田间湿度低,不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麦子发育正常,发病轻。

           化学防治
           小麦根部病害的化学防治应以种子处理为重点,重病田要辅以田间接力喷药,才能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

            三唑类内吸杀菌剂拌种能有效控制冬前病害的危害,延缓并降低拔节期的发病高峰,药剂有效期一般可达4月上旬。三唑类杀菌剂有生长调节作用,拌种麦苗生长健壮,成穗数和千粒重显著增加,增产幅度可达10%-20%。三唑酮、三唑醇以种子重量0.03%的药量(有效成分),烯唑醇以0.01%的药量(有效成分)进行拌种,另外,利克菌以0.1%的药量拌种都可有效控制病害。

           三唑类杀菌剂拌种可能出现一些不良作用,主要是土壤墒情差时,用药量偏高,加上拌药不匀,会降低出苗率,并致使植株矮缩,茎根比失调。目前克服三唑类拌种不良影响的措施有:加入赤霉素能够抵消三唑类药剂的抑制作用,使用量为每千克种子混入85%赤霉素晶粉1-5毫克,减少三唑类用量与其它药剂混用,如将三唑酮拌种量减至0.02%,与井岗霉素、多菌灵或利克菌、增产菌等混用,既可保证小麦安全出苗,又可控病保产。

            为了进一步压低病情,有效控制白穗率,提高保产效果,重病田除拌种外,还需进行喷药。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亩用量为20-25克。据我们试验,秋季按种子量的0.15%粉锈宁+10克增产菌拌种,11月中旬、3月下旬和4月下旬分别用25克/亩(有效成分)+5克/亩增产菌喷雾,亩增产90公斤以上。还可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亩用量40-80克等。另外,在纹枯病严重的地块,每亩喷用5%井岗霉素100-150毫升,兑水15-25公斤低量喷雾,效果尤佳。

 

打印 责任编辑:文枫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