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谨防鱼类肝胆综合症的管理措施

发布时间:2013-08-15  来源:摇钱树农业网
摘要: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发展,导致养殖环境恶化,鱼病暴发和流行,从而出现了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即鱼类肝胆综合症,给部分养殖户造成较大损失。 鱼类肝胆综合症主要在6-10月流行,主要危害青鱼、草鱼、鲫鱼、鲤鱼、斑点叉尾?t、乌鳢、虹鳟、团头鲂

  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发展,导致养殖环境恶化,鱼病暴发和流行,从而出现了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鱼类疾病,即鱼类肝胆综合症,给部分养殖户造成较大损失。

  鱼类肝胆综合症主要在6-10月流行,主要危害青鱼、草鱼、鲫鱼、鲤鱼、斑点叉尾?t、乌鳢、虹鳟、团头鲂、罗非鱼等鱼类,鱼种和成鱼均可发生,且病程较长,重复发病率高,且经常由于误诊而不能对症用药,死亡率可高达50-60%,甚至60-90%,造成惨重损失。

  主要症状:

  发病早期,病鱼体表无明显变化,仅游动无力,摄食后出现窜游、暗浮头或痉挛等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体色逐渐变暗,胸腹部、眼眶、鳃盖、鳍基充血。解剖鱼腹,可见体腔内脂肪大量积累,肝胰脏不同程度肿大,颜色变淡或呈土黄色,随着病情的加重,肝胰脏逐渐变黄发白,最终形成黄白相间的“花肝”症状;胆囊肿大,胆汁颜色变淡,胆囊外壁附有些许银色外膜;肠道外壁无明显症状,但内壁严重充血,肠道弹性很差,轻拉可断成几节。

  发病原因:

  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引起肝胆综合症的原因主要有4类:1、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当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过高时,鱼体内氨代谢产物难以正常排出而蓄积于血液之中,致使鱼类代谢失衡引发肝胆疾病。2、用药不当。如长期使用敌百虫类杀虫药物,虽然其本身的毒副作用不是很大,但长期或过量使用,水体和鱼体内大量积累,而对鱼类肝胰脏造成损伤。3、饲料问题。由于长期饲喂营养配比不合理或添加了激素的配合饲料,或氧化变质的饲料等,引发鱼类肝胆综合症。4、人为因素。鱼类放养搭配不合理,长期过量投喂饲料,或高温季节肥料用量大,增氧、注水措施跟不上等,都会引发鱼类肝胆综合症。

  预防措施:

  1.利用冬、春季空闲时间彻底清塘消毒,杀灭淤泥和水体中的致病微生物。2.坚持从正规苗种场引进优良苗种,放养密度适宜、搭配合理。3.实行配合饲料和青饲料相结合。4.在养殖过程中,在没有寄生虫的情况下,尽量不用杀虫药物,以免长期使用在鱼体形成药物残留而影响鱼的体质。

  治疗方法:

  1.外用药。每立方米水体用二氧化氯0.3-0.4克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用2天。

  2.内服药。在泼洒药物的同时,按饲料量添加0.5%的三黄粉(大黄50%、黄柏30%、黄芩20%)、0.05%的多种维生素和0.2%的鱼肝宝散,充分混合后投喂,连喂5-7天。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