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致富信息 农业技术 农产品价格 农产品图片 农民学电脑 农业搜索 农药 网站地图

鸭脱腱症防治

发布时间:2009-06-26  来源:
摘要:脱腱症是鸭在育雏期易发的疾病,发生率较高,现将此病的症状病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般情况下,此病大多数在雏鸭期发生,发病时间一般在10日龄以后,发病初期,雏鸭会出现行走不便,立足颤动,跗关节向内弯曲,时有爬行等姿势,但吃食尚好。随着病情的加重
  脱腱症是鸭在育雏期易发的疾病,发生率较高,现将此病的症状病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一般情况下,此病大多数在雏鸭期发生,发病时间一般在10日龄以后,发病初期,雏鸭会出现行走不便,立足颤动,跗关节向内弯曲,时有爬行等姿势,但吃食尚好。随着病情的加重,病鸭完全不能站立和走动,移动时用跗关节触地,甚至两翼支撑着地面,由此造成肢体糜烂发炎,关节肿大变形,出现如“O”字或“X”字形状,由于病鸭吃食困难,逐渐出现消瘦乃至死亡,到21日龄,发病率可上升到50%,死亡率可达10%。 

  此病为生理障碍性疾病, 不会出现如烈性传染病的迅速死亡。发病原因主要饲料营养不良或饲养管理方法不当所致。如饲料中Ca、Mn、P不足;维生素D、B1、B2缺乏,舍内气温偏低、湿度偏大等都是导致发生此病的重要原因。 

  防治方法 

  1、合理搭配饲料品种,保证供给雏鸭所需营养成分。通常在育雏期饲料中营养成分达到:能量2900kcal/kg,粗蛋白22%,粗纤维3.5%,Ca 1.28%,P 0.71%,赖氨酸1.05%,蛋氨酸加胱氨酸0.73%,复合维生素0.2g/kg,并增配适量的Mn和Zn。 

  2、注意饲养管理方法。要求舍内阳光充足,空气干燥,环境安静不污染,饲养密度不宜过大。通常要求温度保持在25℃左右,湿度保持在65%~70%,密度以7~10只/米2为宜。 

  3、圈养雏鸭应勤赶动,增大运动量。昼夜赶动次数必须在7~8次以上。 

  4、一旦发病,应立即分群治疗,以小圈分散饲养,让每只病鸭都饮水和吃食。同时,应在饲料中,针对所缺营养成分,补充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在一般患病情况下,要求在每kg饲料中增配Mn50mg,并按每只鸭饲喂维生素D、B1、B2各5mg,连喂7d后减量。
 
打印 责任编辑:农林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