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猪网 > 养猪新闻 > 2017年养猪不容易啊

2017年养猪不容易啊

发布时间:2017-04-20  来源:新农网
摘要:养猪不易,对于生猪养殖的规划与发展策略,只有遵从政策与趋势,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有位养猪人说:“养猪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一种产业,已经不是我们以往意义上的喂猪了,它已经变成了工业化生产,已经成了流水线作业,这个流水线上,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行,

  养猪不易,对于生猪养殖的规划与发展策略,只有遵从政策与趋势,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有位养猪人说:“养猪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一种产业,已经不是我们以往意义上的喂猪了,它已经变成了工业化生产,已经成了流水线作业,这个流水线上,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行,从后备猪开始,到配种,生产,断奶,保育,育肥,标猪,肥猪。

  卖猪,卖猪又分好猪,孬猪,病猪,死猪,淘汰猪。

  还有行情高低,是压栏等价,还是随行就市,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既是制造,又是销售,如果你是新手进入,看看和熟悉一下这个链条,就够你半年睡不着觉了,所以说,不要人家说应该通风了,你稀里糊涂的打开门窗一通吹。

  其实你花上买路钱,才知道不是这样做的,人家说压栏,你也压栏,结果你发现人家已经悄悄的卖了,你还傻傻的等待,到后来,你才知道原来人家看风声不对,已经出栏了,这其中很多的事情,靠说叫是不行的,有些事情非得拿上买路钱不行。”而2017年养猪肯定不是件容易事,那该怎么办呢?

  一、2017年,养猪不再是件容易的事儿

  俗语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自从猪被驯化养殖以来,一直处于农业从属地位,并未成为重要经济来源。

  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生猪养殖上升到产业化层面,畜牧业占比加重。

  近年来,生猪养殖发展步伐加快,规模化程度不断提升。然而,环保相关政策出台、猪周期失灵、进口肉的冲击给生猪养殖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散户纷纷退出历史舞台。政策风云变幻,行情扑朔迷离,过去的2016 年仍是行业大洗牌的一年。

  2016年发布的《全国生猪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7年2月5日国家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随后农业部印发的《2017年畜牧业工作要点》,均对养猪业的发展做了相应规划。

  2017年是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一年,而对于生猪养殖的要求是“稳”,确保养猪产业稳产、稳转、稳发展。

  从出台的一系列关注生猪养殖的文件中不难看出,对于生猪养殖的规划与发展策略,只有遵从政策与趋势,才能获得长远的发展。

  二、环保

  环保已成为各大新闻头条的高频词汇。近几年,国家相继出台了《环保法》、“水十条”、“土十条”等一系列环保政策,给养殖业带来巨大变革。

  环保高压,限养、禁养区域划定,导致南方水网区域猪场大幅拆迁、不符合环保政策的进行关闭整改。

  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各个层面对于养殖环境污染的政治和监管,环保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2017 年,优化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区域布局继续,猪场拆迁继续。

  策略:大力推进清洁养殖,开发环保饲料。

  “十三五”中国饲料产业的主要任务要求发展安全高效环保饲料产品。加快发展新型饲料添加剂,研发推广安全环保饲料产品,构建精准配方技术体系,从猪嘴开启养殖环保之路。养殖环节注重节能减排,推进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依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相关规定,对粪污无害化处理后,符合土地消纳利用需求还田,为土壤和植物提供养分。

  三、环保税

  继《环保法》重压之后,2016年12月颁布的《环保税法》载入养殖史,并将于2018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环保税是又一项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表明国家对于环保治污的决心和力度。然而,养殖业已进入微利时代,环保税的征收能够有效遏制企业直接排污,强制企业依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进行排污前综合治理,保护环境。同时也给一些微利养殖者带来了一定的心理恐慌。

  策略:规模养殖场做好环保措施,散户则根据自身条件转型。

  规模养殖场应建立相应的环保解决方案,如沼气池、发酵塔等,也可进行生物肥料开发。税收的起征点为500头,因此也推进了家庭农场的发展进程。

  发展种养结合循环经济的家庭农场是小企业转型的最佳解决方案,国家也给予相应补贴。未来,家庭农场将占据养殖业的半壁江山。

  四、规模化

  生猪生产“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2020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比例要提升至52%。

  因此,未来10年将是中国养猪业规模化进程的黄金时期。规模化进程将促使大型养殖企业和超大型养殖企业的诞生,规模化养殖带来稳定,不仅生猪养殖稳、猪价稳、品质稳,上下游企业的发展也会趋于平稳。

  策略:加快规模化进程,中小养殖规模以及散户要寻求创新途径。

  马有祥司长曾表示,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猪养殖的劳动生产率、饲料转化率、母猪生产力水平较低,生产成本较高,没有竞争优势。

  因此,国内猪肉市场受进口肉冲击巨大。对于大企业而言,规模化养殖未来的空间越来越大,将是逐鹿的战场。通过提高规模化水平,降低全产业链的成本,养殖优势日渐凸显。

  传统的中小散户如不创新发展,必将退出历史舞台。

  生猪发展规划对于全国养殖区域进行了划分,环保重压下养猪战线北移。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作为生猪发展的潜力增长期,将承接养殖转移重任,未来将会出现诸多现代化的规模化养殖场,承担巨大的生猪养殖任务。

  五、原料

  我国饲料用优质蛋白原料一直匮乏,2015年,全国蛋白饲料原料总消费量6,750万t,进口依存度超过80%,其中,豆粕5,050万t,基本依靠进口大豆生产,菜籽粕1,060万t,30%依靠进口菜籽生产,鱼粉150万t,85%靠进口。

  未来5年,我国蛋白饲料原料需求预计年均增长100~125万t,约为“十二五”期间的一半,缺口仍巨大。

  策略:加快粮改饲、粮改豆进程。

  玉米取消临储价格,加快推进非玉米主产区转变种植思路。部分地区推广粮改豆和苜蓿等优质高蛋白牧草种植,将适度提高自给能力。

  再加上进口品种和来源地增加,蛋白饲料原料供应的稳定性有望得到改善。但是,蛋白饲料原料依靠进口的格局不会改变。

粮改饲之后,不仅给生猪养殖提供优质丰富饲料原料,能够改善肉品质。还可根据当地饲料原料主产区情况多元化,生产优质猪肉、风味猪肉。

  六、肉品安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有了新变化,越来越注重肉的品质,如肉色、嫩度和风味。

  鉴于优质安全的肉品比较受欢迎,当前很多养殖企业自建中高端鲜肉品牌,或商超销售或自建门店,虽价格贵于普通猪肉,仍供不应求。未来,肉品必定是优质优价、高质高价。

  而这些新崛起的无公害肉品门店也会风生水起,成为未来肉品市场的主导。

  策略:注重保健,科学绿色养殖。

  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充分利用药食同源植物对猪群做好生物保健,提高猪只健康度。解决肉品中抗生素、激素和药物残留,生产无公害绿色产品,发展高效绿色养殖业,是未来养猪业发展的主要课题。

  七、肉品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需求有了新变化,越来越注重肉的品质,如肉色、嫩度和风味。

  鉴于优质安全的肉品比较受欢迎,当前很多养殖企业自建中高端鲜肉品牌,或商超销售或自建门店,虽价格贵于普通猪肉,仍供不应求。

  未来,肉品必定是优质优价、高质高价。而这些新崛起的无公害肉品门店也会风生水起,成为未来肉品市场的主导。

  策略:肉品质和风味应提上生猪养殖日程。

  改善肉质风味可从遗传、营养、环境等方面入手。利用肉质较好的本地猪改良外来瘦肉品种,获得良好的风味遗传基因。

  通过调整日粮能量和蛋白原料和水平改善胴体肉质,同时饲料添加也对肉质改善有一定的作用。

养殖环境是最容易造成猪只应激的因素,有必要建设符合当地环境条件的猪舍,并改善畜舍养殖条件。

  八、结语

  我国是生猪养殖和肉品消费大国,养猪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展望2017年,生态大趋势已成定局,南猪北移已成大趋势。

  规模化养殖加剧,低成本时代开启。大企业更大,小企业可转型家庭农场发展,养猪业将更趋于稳定。

  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养猪人必能够将压力转为动力,不断提升养猪业发展水平。

  九、你有没有想过猪价高企我们应该感谢谁?

  本轮猪价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进入新一轮的上涨通道,到今天已经高企了大约一年半时间,2017年全年也依旧被大家看好。

  无疑,这一轮猪价是令人惊喜的,因为大多数人都赚大了。这与前几轮不一样,前几轮猪价高的时候,或者玉米豆粕价格高,或者是疫情频发,猪价虽高,但利润远不如这一次。

  这一次,饲料价格低、几乎没有疫情,这次的价格高,算是“真的”高。饮水思源,赚了大钱的今天,我们还是要感谢那些导致猪价高企的人和组织。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是谁推动了高价?

  1.那些“阵亡”了的养猪场

  本轮猪价的高企,最大一个原因是供应量不足,而供应量不足的原因之一是很多养猪人在前几年亏损太多,不得不选择退出。尤其是散养户大量的退出,导致能繁母猪数量骤减,产能一时很难恢复,成为本轮主猪价高企的主要原因。

  我一直讲,在中国养猪数量总体过剩的时代,养殖者赚的钱从来都不是消费者和屠宰企业的。猪价低的时候,屠宰企业可能更赚钱,而消费者也未必得到实惠。

  我们赚的钱从客观上讲是养猪同行的钱,恰恰是他们的连续亏损,资金紧张,对未来失望,才含泪选择退出。他们的大量迅速的退出造成了供应量骤减。现在的高价,正是对前些年养猪肾深亏的补偿性上涨。

  只不过可惜的是,那些已经黯然退出的养殖者未能获得补偿,而是由坚持下来的猪场承接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我们今天赚到大钱的养殖者,更应该感谢那些退出者,是他们的损失和退出带来了后来猪价的暴涨。

  2.国家环保部

  本来,本轮猪价在2016年10月大有迅速进入下降通道的趋势,而由环保部主导,各地政府执行的猪场拆迁已经成为一场运动。正是这场鱼洞带来了变局,也给大家带来了信心。

  这次运动,究竟有多少猪场被拆?影响了多少母猪,恐怕谁也说不清,但拆迁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或阻挡住了猪价迅速下滑则是大家的共识。绝大多数人继续看好2017年的猪价,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一个“拆”字。

  这次猪场绝非拆迁那么简单,其特点是只拆不迁。现在,京津冀地区的拆猪场运动即将开始,或将进一步加剧生猪供应能力不足的现状,猪价又岂能不高?虽然猪场拆迁令很多猪场失去赚钱机会,令人遗憾和同情,但环保部客观上助推了猪价,则是不争的事实。

  3.国家商务部

  很多人大骂进口猪肉,其实,还真委屈了国家。整个2016年的猪肉进口量是猪肉162万吨,猪杂碎149.1万吨,两项合计满打满算约相当于2100万头生猪,相对于6-7亿的需求量来说,大约就是3%左右。

  这个数字从数量上绝对不至于影响到猪价,如果说影响,也是那些媒体过度渲染,引起大家的心里担忧而已。

  说实话,我们还是应该感谢商务部,全世界都在对中国猪肉市场虎视眈眈,而中国早已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已无理由关闭国门。

  虽然有几十个国家被获准进口,但2016年国家是加大了不合格猪肉的查验力度,仅10月份就查处了29批次,均作了退货和销毁处理。

  其实,大部分猪肉并非卫生不合格,主要是标签不符合、或货证不符,约占被查处的90%,为啥那么严,你懂的。就像韩国的化妆品一样,韩国宣布部署萨德,马上就会有大量的化妆品被查处不合格。

  如果没有国家的限制,去年上半年,国内某最大屠宰企业的老板扬言猪价会下跌一半的预言恐怕就真的出现了。

  中国缺猪,而世界并不缺猪,且成本更低。正是商务部的对外国要求的阳奉阴违,才让我们轻松度过了2016。

  大家请记住一个部门:商务部配额许可证事务局。

  4.农业部和国家发改委

  本来猪价和这两个单位一毛钱的关系没有,但这两个单位成功打了一次酱油,在一定程度上还真影响了猪价。

  去年上半年,当某国内最大屠企老板扬言的时候,正是国家发改委和农业部先后出来发表意见,声称国家不会大量进口猪肉,中国的吃肉不能靠进口。

  正是这些官方表态,才让一直担心猪价因进口下跌的养猪人吃了一颗定心丸。一边是进口限制,一边是大拆猪场,正是这两个原因,让养猪人有了底气,一次次的用“网络大串联”的方式和屠宰企业博弈,算是大获全胜。(规模养猪)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

推广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