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首页 农业新闻 农产品价格 农业技术 致富信息 农药 电脑知识 搜索 养猪 养牛 养羊
新农网 > 养牛网 > 养牛新闻 > 山东梁山农家女建奶牛小区

山东梁山农家女建奶牛小区

发布时间:2012-08-15  来源:新农网整理
摘要:在水浒故地山东省梁山县有一位农家女,她的名字叫张金焕。几年时间,她的企业从一个小型养殖场发展成为一个占地110余亩、资产达1500万元的梁山县富民奶牛养殖有限公司。她的公司被当地农民称为“托牛所”。所以,十里八乡的村民还是不习惯称呼张金焕为“张经理”,而是

  在水浒故地山东省梁山县有一位农家女,她的名字叫张金焕。几年时间,她的企业从一个小型养殖场发展成为一个占地110余亩、资产达1500万元的梁山县富民奶牛养殖有限公司。她的公司被当地农民称为“托牛所”。所以,十里八乡的村民还是不习惯称呼张金焕为“张经理”,而是称其为“张所长”。

  收购高卖价低 赔钱拓展市场

  1994年,身为农民的张金焕,举家搬迁到了石家庄,在郊区养起了猪,开始了她的创业之路。谈起创业初期遇到的困难时,她还是控制不住在眼眶内打转的泪水,当了10年的“猪倌”后,她已感觉到了养猪存在的风险太大,打算回到老家梁山养牛。她建起了占地50亩的养殖场,从北京奶牛中心购进了20头育成的大奶牛,和5头用于更新的小牛犊。当时梁山县的奶牛市场销量很少,20头奶牛每天可产出800来斤的牛奶,鲜奶在当地市场太小,外地的奶制品厂又嫌弃张金焕手中的牛奶数量少,根本就不愿意上门收购。这让张金焕感到很意外,也使她陷入了困境。张金焕回忆说:“我每天把产出的牛奶送人,送不掉的就喂猪,要不倒进河里,还是无法解决掉,牛奶卖不出去,奶牛们仍很努力的‘工作’,让我犯了愁,找个空地挖个坑,铺上塑料布,看着白花花的牛奶被倒进去,感觉挺可惜,但还不至于绝望。我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敢想敢干的人,在倒掉第一桶牛奶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为了能争取到济宁维维乳业公司供应点,张金焕做出了一个让人猜不透的决定。自己的奶卖不出去,竟然赔钱大量收购起了牛奶,除了收购本县奶牛散养户的鲜奶外,泰安东平县、河南台前县、菏泽郓城县的散养户也把牛奶送到了她的手里,她每天收购牛奶的数量甚至达到了2吨左右。由于她能提供的鲜奶量越来越多,济宁维维乳业公司终于把她的养殖场当成了定点供货单位。张金焕说:“那段时间,我对外收购鲜奶的价格是每斤9毛钱,而卖给济宁维维乳液公司的奶价是8毛5左右,都是贴钱去收购,鲜奶的数量多了,自己手中的奶也就能一块跟着卖出去,虽然自己赔了不少,但周边地区的奶牛养殖户却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产量越高、货源越稳定,乳品加工企业给出的价格也就逐渐提高。”

  养殖场变“托牛所”奶牛统一饲养

  2005年,张金焕又有了想法,她想起了自己在石家庄租赁猪舍养猪的经历,她决定“建舍出租”,建一个高标准“托牛所”,为养殖户统一提供场地、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饲料配给、统一疾病防疫、统一交售牛奶,养殖户把奶牛送到这里,就像把小孩送进了托儿所。这样收购牛奶既方便又能确保质量,自己的技术还能为愿意养牛而又缺少技术的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在帮助他们致富的同时,也为自己带来更大的效益。

  2005年3月,她清空了养殖场的猪舍集中散养户,又以10万元的低价卖掉了县城120平方米的住房,多方筹集资金100余万元,扩建了养殖场,新上了两间现代化的挤奶厅,每一个挤奶厅能同时容纳32头奶牛挤奶。为农户提供场地、技术、饲料、防疫、交售等统一服务,优惠的条件立刻吸引了大量奶牛散养户。于是,“张所长”的称呼也就成了十里八乡村民对张金焕的称呼。2007年张金焕的养殖场已发展成为拥有600头奶牛的梁山县富民奶牛养殖有限公司。2008年,入托“托牛所”的户数已经超过了20个,存栏数达到1000头,就在这一年,伊利集团把这个“所”当成了标准化奶站,合作社与伊利集团签订了长期收购协议。

  2011年5月,张金焕又新建了“鲜奶吧”,实现了消费者能喝上当日的鲜奶。每天鲜奶从她自己的养殖场到订户的餐桌,仅用7个小时的时间。而“鲜奶吧”里制作的各种乳品,不添加任何防腐剂,蛋白质远高于目前市场上高端牛奶含量。今年初,张金焕又有了新的目标,她正在积极争取一个5600万元的项目,改善现有的生产条件,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带领更多的养殖户们共同致富,努力朝“生态化”这个方向发展,打造生态环保、循环性的养殖场。

打印 责任编辑:希望

推广信息